close

  很多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是在幫助他人,但隨著時間久了,我越來越分不清楚我到底是在幫助他人,抑或只是單純地在成就自己?

  會有這樣的想法源自於古龍的小說英雄無淚中的一段句子:
 
  「如果說人生本如逆旅,那麼在這悠悠不變的天地間,「一瞬」和「永恆」又有什麼區別?所以他們之中有一個人寧願為一個人去犧牲,而且毫無怨尤。唯一的問題是──真正被犧牲的是誰?真正得到滿足的又是誰?」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話,而這段話是在說明司馬超群與卓東來兩者的關係。卓東來費盡心力地把司馬超群塑造為完美的英雄,任何成名的機會都讓給他。威震江湖的名聲、震懾武林的權力......等等只要是一切美好的事物,卓東來絕對優先讓給司馬超群。看起來卓東來就像上述話中的那個人一樣,永遠無怨無悔地去犧牲奉獻,但真正滿足的又是誰?

  司馬超群在坐擁這些常人想得卻不可得的種種享受,卻很不快樂。因為他雖然擁有了一切,卻失去了一樣東西──自我。而這項東西也許在某些人眼中遠比任何東西都來得昂貴些。

  從上面這段話中我想到了自己,因為我總是覺得自己在幫助他人,但每當我在進行這樣的一個自以為付出的舉動時,如果我沒有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回報,我的心裡便會感到不快,與人的紛爭便因此而起。但為什麼別人沒有給予回報?是單純的不在意,或是其實我所謂的幫助其實根本沒有幫上忙?或是我根本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重要?還是在別人眼中這些幫忙其實微不足道?

  而我卻總是斤斤計較,覺得很多人都對不起我,還天真地以為自己真的很不錯,並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等到最後才發現我不但沒有特別出眾,而且可能遠比許多人都來得更為普通。

  這段話帶給我了我很大的衝擊,我開始覺得所謂的幫忙應該是要讓對方真正感受到幫助,而不單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好意。因為有時候這樣的好意反而可能成為別人的負擔,而自己卻因此自鳴得意,以為自己幫了對方天大的忙。我以前最為討厭的就是這種名為好意時為負擔的善意,但沒想到我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就成為自己當初最討厭的那種人。

  當你在抱怨付出而得不到回報時,先想想犧牲的到底是誰?真正得到滿足的又是誰?是那個以為受到自己幫助的朋友,還是尋求自我肯定的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千秋雪 的頭像
    千秋雪

    詩‧酒‧江湖夢

    千秋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