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現在我最不擅長寫的文體就是電影評論或是讀書心得,因為我不像有些達人可以從一個場景就分析出千言萬語,或是從一句簡單的句子就看得出微言大義。我的文章總是容易流於片面而單一的敘述,而不是對於通篇做出全面了解而寫出具體而微的論述。
簡而言之,我沒有辦法對一篇作品或電影寫出一篇強而有力的論述或心得,也無力探究過於艱深的想法,因為我無力探究也無從觸碰。明明同樣一本書,一部電影,我寫出來的心得總是乏善可陳,而有些人卻能夠透過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動作,甚至是是鏡頭的切換來推斷出許多事情,而我卻只能就現有的劇情做討論,這兩者程度的差距不言而喻,我也渴望設法彌補這段差距。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源自於最近自己的寫作經驗,上禮拜看了兩部電影寫了兩篇心得,前天看了一部之後又有許多想法在腦中盤旋,卻苦於無法真正將他寫出來,因為那些想法很模糊卻又很真實,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字彙來描述,也不懂得如何從各種角度來探討電影。對於這樣的發現使我感到很沮喪。
基於如此沮喪的心情我開始想著:「要如何寫好一篇心得?」而我認為寫好心得的方法至少得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要足夠的知識。這邊所謂的知識是指想法的深度,對於這方面的匱乏我認為可以透過廣泛閱讀來彌補,畢竟唯有累積自己的厚度才更能夠用更寬廣的想法來思考或詮釋一件事情。第二點則是豐富的閱歷。因為豐富的人生經歷可以使文章更有內容與感情,而也因為飽經風霜更能夠對於各種作品能夠有更進一步的思考與省思。至於第三點則是文筆。
對於這三點我一直想不到方法來突破,例如說要廣泛閱讀那又得閱讀那些書?人生經歷也不是短暫的時間所能累積的,而文筆的優劣同樣也是如此。也許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持之以恆地寫,不斷地寫啊寫啊寫,如果能夠撐過最初的難熬是否就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呢?
寫到最後一段才發現除了找對方法之外,也許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得耐得住成長之前的漫漫孤寂,也得耐得住坐在桌前思考良久卻又無力落筆的惱人情緒。
唉,誰能來給我一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