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以前,我就很喜歡跟別人爭辯一些事情,不論是日常瑣碎、還是個人想法
依稀記得升高一時的新生訓練,戈學長在台上用死刑的例子稍微示範了一下
雖然可能因為時間短暫,感受不到什麼過於精妙的技巧,但是那時候的感覺,很深刻

那時候我跟朋友說;「我想參加辯論社,我相信語言有改變人心的力量」

很多人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反應大多都是「辯論? 打那個可以幹嘛? 沒屁用拉」、「辯論? 講那麼多事情就會變喔?」

我打辯論的初衷本來就不是為了能對現況造成什麼巨大的改變,至少能對周圍的一些人事物有些許的幫助
再者,如果每件事情都一定要有實際上的利益才去做,那我想很多事情都不用做了
何況,辯論這件事情,並非毫無益處

 或許是因為個性、或許是因為環境、或許是因為當時的人太多,或許....有太多的或許
讓我在一上的時候,沒有發言、沒有參與比賽,就只是在旁邊的聽、靜靜的聆聽
可能是我層次太低,當初戈學長上課的時候,一開始有再聽,後半部的課程我就沒什麼印象了
也可能是因為沒再打比賽,帶入感比較沒有重,所以那時候對於辯論,沒有太大的感覺

 一上結束,因為種種原因,戈學長走了,張學長來了
 當時印象很深刻,因為學長也是南山畢業,對於學校也比較了解
 接下來的一些歷程我也不再贅述,因為前半部我依舊渾渾噩噩,沒有很在乎

直到後來,在課堂上討論節能省碳是否應該抑制經濟發展的這個辯題時,我慢慢開始會回答、思考、討論
或許也跟因為辯論社人數凋零到讓我覺得快要倒閉也要關係吧...
真是少到靠杯

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我打了蘇州杯,高中生涯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的大型杯賽經驗
大家一起在宿舍討論、吃飯、攻防、打稿
路過的寢室門口,傳出了笑聲、嬉鬧聲、討論聲、賽後檢討聲...
看見別校的辯士也同樣在為了明天的比賽,而徹夜不眠的討論、打練習賽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其實我本身對於辯論,是喜好、興趣,但是還沒有到真正狂熱的地步
 但是最近課程結束了、幹部交接了
看著協作平台的文章,真的有些感傷,雖然我沒參與菁英杯,但還是有不少感觸
科技大學很少會有辯論社,普通大學才有,或許這幾場為數不多的比賽,將是我這輩子最後的幾場比賽吧
姑且說聲再見,辯論
 
或許以前年紀很輕,對未來其實沒有太大的感覺
講道工作,就很單純地想到自己的興趣,希望能夠有所發揮
所以很自然的我國中時最想要的就是考上公立高中,以後大學讀中文系,然後當作家或是相關工作
不過自己也有在看點小說,知道作家不好賺,網路作家多如牛毛,真正寫出名堂有幾個? 
但是寫不出名堂,就等於無法以此為生,終究只能當個興趣,繁忙過後的一點閒情

但是最後,我讀的是私立高職,還是資訊科,跟我原本所想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升上了高職,認識了辯論
當時在想,即使不能當很強,我也希望自己至少當個還不錯的辯士
但是事與願違,我辦不到

我曾在想,如果擁有堅毅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的勇氣、持之以恆的實踐這三樣,應該很多事情都能成功
很可惜我既不堅持,也不勇敢,更無法身體力行的實踐,所以很多時候,我的夢想最後都變成妄想
當理想與現實相悖時,夢想就真的只能放在夢裡面想
話說成這樣,很像失敗者才會說的話,畢竟衝出困境、努力追夢大有人在
但是我相信徘徊不前,不知所措的人,也是所在多有

 
講真的,讀到現在,我不知道我以後會讀什麼科系、學校、興趣
只能邊讀邊尋找自己的興趣了,或許以後也是選跟資訊相關類的吧
或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秋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