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金庸《倚天屠龍記》
這是《倚天屠龍記》後記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而金庸會有這樣的感嘆是有原因的。因為當年他寫完這本書之後,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他兒子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短暫的生命。因此在修改《倚天屠龍記》時,金庸才在後記中提到。我很喜歡這句話的原因在於雖然他的字句很簡單,但表達的情感卻很真摯;文句不長,給人的感觸卻很深遠。雖然金庸的私德備受批評,但眾說紛紜也難有定論。單從一個讀者的眼中來看,我很喜歡這段文字,尤其是最後一句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但等到我們明白的時候,大多已經為時已晚。這句簡單的話中卻讓人感受到滿溢的蒼涼。換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句話很適合拿來做為我當前許多困境的解答。
好比「書寫」這件事情,我向來對撰寫「心得」感到沒轍。追根究柢,最大的原因應當就是我沒有類似的生命經歷。這一點我相信許多人都能夠認同,有很多想法或是文字,一旦觸及自身的生命歷程,自然就會有更深的觸動,進而延伸出許多想法。從寫電影心得文來說,我期待在每部電影中挖掘自己更深層的想法,所以從某個時期開始,每看完一部電影都會寫下一篇心得。但久而久之我發現這使我感到力不從心,因為有些電影我看完卻未必會有想法,例如【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而有些看完雖然會有想法,我卻沒有寫出來的能力,例如【美國狙擊手】。而有些我雖然寫出來了,卻始終少了些什麼,例如【控制】。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是因為劇情本身就乏善可陳,我寫起來感覺處處受制,極不順手。而這樣的感覺也曾在寫其他電影心得中出現過,有的索性棄而不寫,有的雖然硬寫出來,但結果往往差強人意。【美國狙擊手】則是不論看前或看後我都有著許多想法,而戰爭的題材也向來是我填詞中的常客。但總覺得對於那時代的背景沒有感覺,我畢竟不是美國人,我距離那樣的環境太遠,見識又遠不如其餘高竿的影評者,所以無法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待這個題材,所以雖有滿腔想法卻又無從下筆。【控制】則與前兩者又有所不同,雖然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我也寫出了自己的想法,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缺乏更重要的東西。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代表我其他的電影心得就寫的無懈可擊,像《進擊的鼓手》跟《控制》這兩篇,我雖然都自認寫得不夠完整,但前者已經寫下了我大多數的想法,即便有所不足卻也能夠坦然接受;但後者卻感覺有很多想法可以寫,我卻沒有辦法很完整的把他寫下來,只能捕捉些浮光掠影。
也許就像老師說的:「中國哲學的體悟是需要用一輩子去感受的‧‧‧常常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經典說的是這麼一回事。」相同的道理反覆在不同的領域中被印證著,我相信大家也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也就是同樣的書在不同的年紀來看時會有不同的感受。幾年前看《傷心咖啡店之歌》時,我嚮往書中種種對於「自由」的描寫,彷彿沉醉其中便能隨著情節而放縱。但過了幾年,我才發現我最不缺的反而便是自由,但當時的我還不明白。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否定過去的自己,因為每一個感受的當下都是最真實的,但有些想法可能經會在歷過很多事情,或是熬過不少日子後而有所改變。從改變過後來看過去的自己自然會有許多使人發笑的愚蠢與幼稚。但沒有這些愚蠢與幼稚,自然無法造就之後的自己。
「因為那時候的我還不明白」──但誰又能保證等到以為明白的時候是真正的明白呢?答案也許從來都不只一種,隨著這條路走得越遠,或許會得到更多的答案,但可能只有走到最後才能夠真正體會到箇中滋味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