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志願是什麼?如果期望落空,你有沒有其他的人生規劃?」這句話如當頭棒喝般在我耳際響起,我愣了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我的志願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我腦中不斷重複,卻得不到一個像樣的解答。原本這個問題從小就不斷會接觸到,尤其是在作文課程中特別常見。不外乎就是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或是有什麼理想想要達成。若是在考卷上看見這個題目,往往都是在暗地嗤之以鼻,嘲笑這個題目的了無新意,然後十分鐘後開始振筆疾書。一個小時後交卷,幾天後就會得到不錯的成績。類似的經驗不斷地在我求學過程中重複,但當我在不到兩個月就要滿二十歲的今天,當我的大學生涯悄悄過了一年後地如今,面對對方逼視的眼神,鏗鏘的問句,我才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應。

  對於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我從來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從以前憧憬的老師、作家到如今的出版社相關職務,我幾乎都沒有完整的規劃與行動。諸如:該如何履行,或是期望落空時我該怎麼辦?人生的路從來沒有一定的方向,如果到頭來美夢成空,證實一切都只是我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我該如何自處?

  我國中的時候不知道,高中的時候也不明瞭,等到如今要升上大二的今天,我依舊徬徨迷惘,不知所措。但我還有幾年的時間可以蹉跎?還有多少的光陰可以浪費?當過了二十年,卻發現茫茫然地無所依從,不知道什麼事情才會是我努力的標的?
  是,我也曾經想過繼續升學,我也曾想過某些職業所應具備的能力,但我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這塊料子?從以前到現在,所謂的求學就是按照既定的規則向前走,而到了大學一切都變得不一樣,開始要一切都自己來。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不論是同儕的閒聊或是父母的關心,甚或是午夜夢迴對於自己的詰問,這些的沉重我開始慢慢體會,而當我發現關心我的人所背負的遠比我沉重,心頭上的壓力彷彿又更重了一層。

 總有很多話想說,卻越來越不知道該向誰傾訴;總有很多想法,卻又長鯁在喉中,不知如何啟齒,只能沉默的凝望對方逼視的眼神,幾度抬頭,欲言又止到頭來卻也只能夠黯然閉上嘴,垂下頭,繼續該死的惡性循環。

 「一生裡總有些戰鬥是只能一個人打的。」 
  這句話源自於溫瑞安書中的柳隨風所言。柳隨風為了結義大哥李沉舟喪失了一條手臂卻無怨無悔,其兄弟情誼之深無可置疑。但面對李沉舟的問題,柳隨風卻選擇不予回應。為什麼?
  因為有些事情畢竟只能一個人承受,再好的朋友兄弟也難以替你分擔。類似的話語以前也曾有老師說過,當下我不以為然,甚至拿來作口頭上的戲謔嘲諷。但到了最近,我才真切地體會到這句話的涵義。
  到底什麼時候,我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千秋雪 的頭像
    千秋雪

    詩‧酒‧江湖夢

    千秋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