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看大唐雙龍傳的時候,總是對於寇仲將王位拱手讓人難以釋懷。
當時中原局勢漸定,只餘李世民能與之爭雄,但李世民又深受李家內部掣肘、處處受制,難以發揮實力。
少帥威名之廣橫掃中原內外,更有嶺南宋家全力支持,長期以來的努力正準備開花結果,寇仲卻這樣放棄了。
原因是一旦寇仲執意爭天下,最後勢必形成南北對峙之局,更有塞外聯軍虎視眈眈,中土又不知何時才能平靖?
為了天下萬民,寇仲捨去了掌握天下霸權的機會,反而幫助李世民取得王位,並聯手粉碎塞外聯軍欲逐鹿中原的野心。
等到內部平靜、外部敵人又退回大草原時,寇仲與徐子陵飄然遠去,完全應證了寧道奇所說的「功成而不居」。
自從他決定爭霸天下,多年以來都在生死之間徘徊,在刀光劍影中爭取每一個存活的機會。
最後等到他成為最有機會稱霸天下的人時卻就這樣放棄了。
我一直對於慈航靜齋等人的行事作風不以為然,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標與心中認同的正義。
憑什麼要以他們的目標為準則並放諸於天下?
同樣都追求萬民之福祉,為什麼李世民就應該注定君臨天下,寇仲則是不識大體?
對於這一切,我一直都非常難以認同。
直到最近我看了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我才似乎從中領略到些許況味。
書中主角張丹楓是張士誠的後代,祖孫三代立志以光復大周為己任,取回當年被朱元璋所佔領的天下。
但當時中土內有朝政敗壞,外部則有蒙古、瓦刺虎視眈眈、欲圖進攻中土,可謂內憂外患不斷、百姓苦不堪言。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丹楓將祖先的寶藏與中原的形勢地圖交與明朝有才幹的忠臣于謙,希望可以藉此安定內部、一同對抗外部的侵擾。
同樣都是為了天下萬民,兩人做下了相同的抉擇,把原本可能得到的霸業雄圖成就於他人。
這是他們的抉擇,不但間接或直接決定了天下的局勢,更成就了自身的不滅美名。
以前我不能釋懷,在看完萍蹤俠影錄之後卻又豁然開朗。
因為我突然發現到人命的重量不是生存在和平世代的我所能理解的。
現在電視或報紙上出現的連續殺人犯可能就令我們膽顫心驚、風聲鶴唳。
但是在當年若要稱王奪權所引發的戰爭,動輒都是屍山血海、殺人盈野。
每一場的勝利都是由群眾的屍體所堆疊而成,每一個犧牲的士兵可能都代表一個家庭的破碎。
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萬民渴望太平的心,更為了讓百姓能夠迅速重新開始穩定的生活。
張丹楓與寇仲的抉擇似乎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 Dec 17 Mon 2012 08:22
英雄的抉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