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家裡發生的一些事情使我有感而發。
最慘的不是悲劇的發生,而是對於悲劇的發生習以為常。
從前家中成員吵架,小孩大吼哭叫、大人不耐怒喝,一件細微的紛爭可能要經過一兩個小時的戰爭才能落幕。
而如今同樣因為細故而爭吵,相較於過往的大吵大鬧,現在反而是很安靜、平靜的對視、冷言冷語。
為什麼同樣是爭吵,形式卻有截然不同的改變呢?
是因為年紀大了,所以處事方式更為成熟、更為圓融嗎?
我想不是。
因為發現每次爭吵的點都差不多,理由也差不多,雙方也永遠都是差不多的態度。
所以我們已經開始習慣,習慣於彼此之間的大吵大鬧以及習慣事後的靜謐肅殺。
一旦我們開始習慣,就會開始漠視事情的發生,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事情的過程。
所以對於其中的爭吵怒罵,我們已經不會有多餘的情緒反應。
為什麼?
因為我們習慣了,習慣了這樣的吵架模式,習慣已經蝕入骨髓深處,難以根除。
即使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是應該制止的,但是慣性阻止了我們,讓我們就這樣看事情結束又發生。
日復一日不斷重複這枯燥而無奈的爭吵旋律。
這樣的麻木很糟糕,但我卻無法阻止自己這樣麻木下去。
因為我知道即使我出言加入戰局,最後的結果也不會是大家所樂見的。
也許在哪一天,等我真的忍無可忍時,我會做出一些行動吧。
我想這番感懷套用在真實社會中也行得通。
世態炎涼、人情冷漠,獨善其身被奉為最高圭臬,明哲保身被視為最高原則,其餘都是其次。
我們在冷漠的環境下培養出自私的價值觀,並且坐看這樣的價值觀蔓延在我們的四周。
我不敢說有這樣價值觀的人絕對都有錯,因為有時候為了配合環境,人總是會做出相對應的舉動。
當這個環境就是這樣,即便你不願如此,卻也得如此。
不管你有多少個理由,不管你有多麼的不願意,都是得向環境低頭。
這就是現實。
我讚揚並且羨慕那些勇於挑戰、敢於承擔的勇者們。
對於病態的價值觀,他們嗤之以鼻;面對冷漠的大環境,他們無所畏懼。
我羨慕這些人,因為我始終無法成為這樣的人。
至少,目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