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傷心咖啡店之歌,一本我很喜歡的小說,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本文學性小說。
從知道這本書開始似乎是國一的時候,那時候輾轉因為很多原因,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接觸到這本書。
不過在當下,我對於這本書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年紀太小了,感到艱深乏味,總是翻至一半就棄之不閱。
後來等到高一的時候,對於文字比較有耐性的時候,我才在晚自習中,認真、安靜地把這本書看完。
看完至今兩三年,也不知道重看了幾次,總覺得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彷彿看見書中的人物一個一個跳出書頁,來到了現實人生。
我似乎可以看見海安那冷漠蔑視的輕笑、吉兒鋒芒迫人的逼視、藤條的瘋狂拜金、小葉的一廂情願......等等諸如此類的畫面。
我一直認為我最不擅長的文章就是閱讀心得了,我總是很難精確地把自己的心得描繪出來,所以我在此也不再贅述。
只能說,這真的是適合大家用心領略的一本好書。
推薦給大家,以下是我喜歡的佳句之一,其餘有些字數過多,就沒放在下面了。
你太在乎別人的認同了。當你說不自由時,不是指你失去了做什麼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得不到別人足夠的認同,那帶給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壓力,於是你覺得被壓迫,被妨礙,被剝奪。翅膀長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別人對飛行姿勢的批評,所以你飛不起來。
人生的路,本來就在一念之間,沒有勇氣走出自己的路,卻推諉於其他人的生活觀,是何等懦弱的情緒?
我先前的苦惱和疑問,都是可貴的過程,這些過程造成了我,所有的經歷都有意義,包括以前我所認為沒有意義的那些生活,都含有太多課題讓我去經歷,去克服,我將不再躲避。
自由只來自愛。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愛,還包括對一切理想的追求。 當你心中燃起那種火一樣的熱情,在自己的意志驅動下,全心全意, 不顧一切阻礙去追求,別人非難你,不怕;環境阻撓你,不怕; 因為你已經完全忠於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
世界上充滿了妳這種理性的文明人,一方面堅稱自己信仰自由, 一方面又強迫別人接受你們的自由觀。 你們沒辦法寬容地去接納異類。不要說寬容,你們連了解的想像力都沒有。 就算我選擇自生自滅,那又怎樣?妳憑什麼來匡正我,規範我? 誰有資格幫別人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又告訴他這才叫做幸福?沒有人! 我要的不過是不受干涉的生存,只依自己的感覺而活, 不去管別人的價值觀,連這點妳也無法寬容嗎?理性的社會菁英?
也許世界真的是一場夢,人只是被夢見的不由自主的佈景,情節的發展並沒有道理可言,只能隨它,由它,直到夢醒.
愛在這裡就好了。
我早就學會了,珍惜一個人的方式,就是一點也不要擁有,只要從旁邊陪陪他,作一種溫柔的襯色。
只有這樣子,才不會失去他.
我早就學會了,珍惜一個人的方式,就是一點也不要擁有,只要從旁邊陪陪他,作一種溫柔的襯色。
只有這樣子,才不會失去他.
自由並不存在.這兩個字只是人類跟自己開的一個玩笑。
自由像風,只存在於動態之中。
你能夠抓住風嗎? 停止的風就不再是風了,那只是一縷沉悶的空氣。
自由也一樣,要不你在追求自由中,要不你就在失去自由中,你只能在這兩種動態裡,幻想著可望不可即的自由,但是你得不到它。
自由像風,只存在於動態之中。
你能夠抓住風嗎? 停止的風就不再是風了,那只是一縷沉悶的空氣。
自由也一樣,要不你在追求自由中,要不你就在失去自由中,你只能在這兩種動態裡,幻想著可望不可即的自由,但是你得不到它。
如果不是因為回憶,人的心也許就不容易受傷。回憶是個磨砂的放大鏡,美麗的,會更加美得無法捉摸;可怕的,卻益發猙獰,而猙獰得不可追究。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今天妳的生命就到了盡頭,你會不會覺得你真正要過的生活還沒有開始,然後會猛然嚇一跳,問自己這些年來都在做些什麼?
生命的意義不在追尋答案,答案只是另一個答案的問題,生命在於去體會與經歷,不管生活在哪裡。
有的人走得慢,有的人原地踏步,有的人走了回頭路,有的人如行屍走肉,不思索不體會,但這一切都還是經歷。
有的人走得慢,有的人原地踏步,有的人走了回頭路,有的人如行屍走肉,不思索不體會,但這一切都還是經歷。
大家的命運大同小異,都是先上學,領畢業證書,找工作, 建立一個別人弄得懂的身分和地位,結婚,開始養小孩, 開始買房子,花一輩子賺錢,然後慢慢變老。 如果不要這樣,那就得禁得起做為異類的壓力, 不管是來自別人的批評,還是自己獨立支持一種價值觀的壓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