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我第一次聽到「藍色窗簾」理論的時候,我覺得挺有趣之餘也認為不無道理。這個理論指謫了許多人對於文字的過度詮釋,其程度甚至遠遠超過作者原先所想。不過長久聽了下來,卻越來越覺得不是滋味。

  我不覺得在詮釋一個作品的時候,作者擁有無上的主導權。因為當你作品完成的同時,可能就出現了三種結果。第一個自然就是作者自己想表達的意涵,其次則是作者實際的表現,再來則是他人眼中的解讀。而這三種結果可能彼此之間是有落差的,甚至程度還不小。

  好比我自己也曾寫詩填詞,在落筆前,在使用哪一組詞彙前,都會經過許多的考慮與衡量。有時候從這個字換做另外一個字,可能僅僅是因為平仄上的取捨,但也有可能是因為那一個字更觸動自己的心緒。而這些取捨的緣由都是來自於作者背後的琢磨,所以讀者無從知曉。

  在創作的過程中,作者常常自有一番脈絡或是獨具的匠心。但有時候不懂作品背後的脈絡,自然就難以體會作者的匠心,甚至在他人眼中,可能是觀察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果能夠提出可靠的依據或說明,那應該就無法構成所謂的「藍色窗簾」;只要能夠在作品中找出足夠的論述讓人心服口服,那又怎麼能夠說是「藍色窗簾」?至於作者最初有無這樣的想法真的有很重要嗎?如果大家有投稿過校內文學獎的話,應該都能夠更有體會。評審對於自己作品的講解,可能會跟自己創作時的初衷大相逕庭,難道我們要說評審功力不足,無法看穿我文字背後的真正意圖嗎?會不會很有可能只是自己寫出來的文字以及呈現出來的脈絡,還不足以支撐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東西?

  所以每當看到有人在發表國文考題壓抑自己思想的自由,用僵化的答案逼迫大家做出一致的選擇時,我都很想去看看他們的考卷,並聽聽他們選擇的理由,真的有足夠的證據讓他們去選擇另外一個答案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秋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